雅加达 -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和绿色氨一次能源的使用是目前正在开发的减少蒸汽发电厂(PLTU)碳排放的选项。这项技术有可能用于几个燃煤发电厂,是煤炭燃烧过程脱碳努力的一部分。

出于这个原因,PT Prima Layanan Nasional Enjiniring 和PT Indo Raya Tenaga(IRT)同意签订谅解备忘录“加入PLTU Jawa 9&10配备SCR的USC发电厂60%绿色氨的共同燃烧研究”。该协议的签署是在11月14日星期一在巴厘岛努沙杜瓦举行的B20系列会议期间进行的。

PLN企业规划和业务发展总监Hartarto Wibowo表示,PLN子公司PT Prima Layanan Nasional Enjiniring与PLTU Jawa 9&10开发商IRT之间的合作旨在使用绿色氨一次能源作为PLTU燃料的可能性高达60%,因为PLTU Jawa 9&10 已经配备了SCR技术。

“我们希望这项研究能产生一些非凡的东西。这将是我们使燃煤电厂更加环保的方式,“他说。

据他介绍,可行性研究可以在未来三个月内完成。之后,结果可以提交给能源和资源部(ESDM)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总局(EBTKE)。

“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可再生的生活”,他惊呼道。

在同一场合,EBTKE总干事Dadan Kusdiana表示,到目前为止,政府和PLN在PLTU脱碳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PLTU Jawa 9&10的管理人员使用使用“绿色氨”的SCR技术所做的事情是一个正在认真研究的选择。他希望这项研究也能很快进行。

“煤炭没有错,因为作为一种产品,它是有用的。我们避免的是煤炭最终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我们必须找到减少或吸收排放的方法,“他说。

最实用的方法可能是更换燃煤电厂。

“但有资产和所有经济价值。这就是我们考虑脱碳之路的原因。如果这(谅解备忘录)导致氢气和氨,我认为这是一种聪明的方法“,他说。

达丹强调,政府目前正在积极鼓励各种努力和研究,以实施零碳排放政策或净零排放(NZE)。

“我们正在寻求所有替代方案,方向是我们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最终,没有二氧化碳出来“,达丹说。

PLTU Jawa 9&10 Most Ready

供您参考,印度尼西亚确实在积极推动向可再生能源的过渡。如果能源的管理和可持续性可用,那么蓝氨和绿氨可以成为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的一部分,作为燃煤电厂清洁能源的替代来源。

氨在蒸汽炉中燃烧,不会产生碳排放,但燃烧仍以氮氧化物的形式排放温室气体。

作为回应,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一种经过验证的技术,通过将氮氧化物和二氧化氮的分子转化为水和游离氮来减少氮氧化物和二氧化氮。

在PLTU中使用CSR,以及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将显着降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氮的水平。因此,这将开辟在燃煤电厂中共燃比煤炭更多的绿色氨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PLTU Jawa 9&10是一款屡获殊荣的超超临界发电机,是印度尼西亚唯一的发电厂。该PLTU安装了烟气脱硫,静电除尘器,低NOx燃烧器和选择性催化还原的最完整的排放控制设备。

“我们为什么要使用SCR,因为我们希望与其他人不同。因此,使用超超临界USC技术和SCR的PLTU,是的,只有一个,即PLTU Jawa 9&10“,PT Indo Raya Tenaga(IRT)总裁Peter Wijaya说。

IRT表示,通过这项联合研究,PLTU Jawa 9&10将准备好在未来获得PLN关于替代燃料来源的指令时进行重要的绿色氨共烧。

“我们的目标是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所以如果PLNE想要将煤炭能源转变为绿色氨,那么这个PLTU已经准备好了,”他补充说。

作为印度尼西亚目前唯一配备选择性催化还原的发电厂,PLTU Jawa 9&10与PLN进行了一项联合研究,研究60%绿色氨与40%煤共同燃烧的可能性。

自2020年11月以来,PLTU Jawa 9&10本身一直由项目融资计划资助,并由PLN印度尼西亚电力集团赞助51%,Barito Pacific集团赞助34%,Kepco集团赞助15%。BOOT项目通过25年的购电协议获得融资,不需要政府担保。

2022年10月,PLTU Jawa 9&10达到了81%的EPC率,预计将于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投入使用,并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进行COD。


The English, Chinese, Japanese, Arabic, and French versions are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by the AI. So there may still be inaccuracies in translating, please always see Indonesian as our main language. (system supported by DigitalSiber.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