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功举办了一米高超音速空气动力学风洞的大型标定试验,准备成为国家高超音速武器装备开发项目试验的配套装置。

中航工业在周日在其微信账号上发表的一份声明中透露,由中国国有航空工业集团公司(AVIC)旗下的空气动力学研究所建造的风洞FL-64最近通过了对主马赫数字以下气流分布的校准测试。

"这一发展意味着风洞已成功通过第一阶段的校准,已正式能够为开发项目进行测试,"中航工业说。

声明说,FL-64的开发花了两年时间,与类似设施相比,打破了施工速度记录,并指出风洞庞大而复杂,由于高超音速要求,包括高温,压力和速度水平,施工具有挑战性。

"风洞旨在模拟在48,000米的模拟飞行高度下,总温度低于900开尔文(626.85摄氏度)的4至8马赫的速度,"中航工业解释说,并补充说它可以运行超过30秒,测试高超音速飞机的能力,包括与飞机分离和部署武器。

根据声明,FL-64以服务于中国的航空航天战略为立足点,旨在解决各种飞机面临的紧迫空气动力学问题,它将成为支持高超音速武器装备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工具。

此前,中航工业空气动力学研究所曾建造过FL-8、FL-9、FL-10、FL-51等低速风洞。以及FL-2、FL-3、FL-60、FL-62等高速风洞,成为中国开发飞机、导弹、航天器和火箭的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基础。

2013年底,中航工业空气动力学研究所开始建造其第一座高超音速风洞fl-63,其口径在0.3至0.5米之间,可在3至10马赫范围内运行。

在FL-63成功之后,更大的FL-64于2019年底开始建造,并于9月完成了主要校准测试。

"风洞在飞机开发中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比计算机模拟和模型实验更准确,更有效,"中国军事航空专家傅千钊告诉环球时报。

专家说,计算机模拟更便宜,但可能不准确,在空中进行的模型实验可能太昂贵了。

另外,中国还在建造一个JF-22超高速风洞,可以在高空模拟30马赫的速度。据中央电视台8月报道,该设施预计将于2022年完工,该设施将为该国的高超音速和航空航天飞机计划做出贡献。


The English, Chinese, Japanese, Arabic, and French versions are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by the AI. So there may still be inaccuracies in translating, please always see Indonesian as our main language. (system supported by DigitalSiber.id)